热点聚焦
三部委发文表示将补贴生物质能发电25亿元
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国家能源局8月19日印发《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》指出,2021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。其中,用于安排非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为20亿元,用于安排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为5亿元。(国家发改委)
形势政策
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,湖北省打造两个万亿级产业。湖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《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倍增,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,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%,力争形成新能源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2个千亿级特色产业。(湖北省发改委)
行业要讯
亚洲开发银行指出氢能或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。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文指出,在我国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,可再生能源氢将是未来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。虽然“绿”氢这种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氢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大量供应,但在此之前,需要通过实践积累有益的经验。(亚洲开发银行)
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完成首批交易。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8月18日完成基于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能源舱系统、绿色电力积分自动确权核发边缘网关及交易平台等首批7项绿色技术成交,单项技术合同金额最高超过百万。(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)
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.8%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8月18日指出,在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方面,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了18.8%,也顺利完成了“十三五”目标任务。(生态环境部)
中国石化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重点实验室近日落户胜利油田。该CCUS重点实验室下设5个专业实验室,包括碳捕集技术实验室、碳捕集工程实验室、碳足迹实验室等,主要致力于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,承担国家、中国石化CCUS领域的重大科研及生产项目,为CCUS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支撑。(中国石化)
电企动态
国网新源近日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。该报告指出,2020年,国家电网促进新能源消纳电量196.9亿千瓦时,对新能源消纳贡献率达6%。新开工的5座抽水蓄能电站,建成后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136.63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63.26万吨、二氧化硫5.4万吨。(国家电网)
三峡能源首个境外光伏投资项目完成股权交割,开启国际化进程。三峡能源所属三峡新能源卢森堡公司近日顺利完成西班牙Daylight 57.2万千瓦光伏电站资产包项目25%股权交割,这是三峡能源参与的第一个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,标志着三峡能源正式开启国际化进程。(三峡能源)
国际要闻
联合国指出实现碳中和核能不可或缺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指出,核能是低碳电力和热能的重要来源,有助于实现碳中和,从而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。在未来的脱碳能源组合中,核电有可能加强与其他低碳能源的整合。到2050年,核能发电需求将增长6倍,提供全球25%的电力。(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)
欧盟太阳能发电占比达10%,创历史新高。欧洲智库Ember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,6月和7月,欧盟的太阳能供应达到历史新高,占该地区总发电量的10%。在这两个月里,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太阳能发电量达到近39太瓦时,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10.9太瓦时。(Ember)
英国正式发布《国家氢能战略》指出2030年将成为氢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。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部8月17日发布《国家氢能战略》提出,到2030年,英国成为氢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,并拥有5吉瓦的低碳氢生产能力。(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部)
丹麦将实施海上80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(CCUS)。丹麦英力士能源和Wintershall Dea近日签署了一项协议,支持Greensand试点项目的下一阶段。该示范项目将在丹麦附近北海的海上储层中安全、永久地储存二氧化碳。预计此项目可帮助丹麦到 2030 年实现减排 70% 的目标。(国际船舶海工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