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,新媒体由于具有海量、即时、便捷、融合传播的特性,成为战“疫”报道的一个重要舆论阵地。在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地充斥手机端时,城市网媒如何立足本地,匡正舆论的偏差,扛起党网的责任与担当?笔者认为,城市网媒“守正”与“创新”,才能增强媒体的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,从而引导舆论,提振信心,为打赢这场总体战、阻击战营造良好的舆论场景。
守正,唯有守正,
方能扛起党媒的责任与担当
所谓守正,就是恪守正道。对媒体而言,就是要牢记使命,保持政治定力,坚持主线,紧紧地围绕党和政府的防疫战“疫”时期工作中心,引导舆论,动员社会,服务大众,提振信心,共同战“疫”。
在战“疫”报道中,要守正,必须紧扣5个关键词:速度、正气、服务、法治、辟谣。
1.速度。城市网媒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,报道力求“秒发”,即时把党和政府的各种重要部署、重大决策、应对举措、具体措施等传播出去,传递党与政府的声音,“一锤定音”,让市民吃上定心丸。1月25日,海南省政府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,海口日报、海口网、最海口融媒和海口发布(政务号)等海口市属网媒即时发出《海南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!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7例》等新媒体产品。1月26日,海南省委决定立即建立“五级书记齐抓防控”的各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,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领导,海口市属网媒群即时传播,刷新屏面。为了落实“三防”(防输入、防输出、防扩散),海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关口前移,严格防控,海口市属网媒当晚发出《海口发出一封给来琼朋友的信!请查阅》,阅读数迅速破10万。由于对这个陌生的新冠病毒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,疫情暴发初期,民众难免产生害怕、不安、焦虑的心理,作为地方党网的城市网媒应及时发声,通过国内专家和本地专家的一起“科普”,明明白白地告诉公众:新冠肺炎可防可治、不必恐慌,让宅在家里的市民坚定信心、科学防疫。海口网发出连线李兰娟院士的短视频,受到市民青睐,网友纷纷转发。
据统计,从1月25日海南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,到3月24日海南病例“清零”,海口日报、海口发布、海口网、最海口融媒等四个主要公众号发布稿件3552条,海口网、海广网两家市属新闻网站发出17824条稿件(视频),高频发稿,从重要部署到联防联控,从科学防护到暖心行动,从各区防疫到复产复工,新媒体的传播都在抢时效,抢速度,抢占舆论阵地。
2.正气。抗疫时期,海口市基层涌现出许多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先进典型,海口网深入采访,挖掘感人故事,陆续推出“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,带领医疗服务队奋战在3个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的海口演丰镇卫生院副院长王燕军”等44名优秀共产党员、社区工作者的先进典型,高扬主旋律。正月初三,海南第一批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出征,当天晚上,海口市属新媒体群立即发出《集结完毕!海南首批147人医疗队驰援武汉,请平安归来》,广大市民在对他们致敬的同时,也十分关注他们的情况,海口网以连载的形式发出71名医护人员从武汉、荆州发回的《战“疫”日记》,以一个小切口展现了他们可贵的精、气、神。海口网将全省865名医护人员的相片、简介、寄语制作成融媒体系列产品《闪亮的名字丨致敬逆行英雄!》,每天滚动发布,正能量充沛,网友纷纷转发、评论、点赞。
3.服务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,以公开、透明的权威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,回应社会关切,强化媒体的社会服务意识。整个疫情的发展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。每天8时,海南省卫健委公布疫情的最新情况,所有平台及时将当天的新增确诊病例、治愈病例、死亡人数数据即时传播出去。高峰时,每天上、中、下午三次公布新增病例,“最新”“截至×日×时……”等此类的新闻时时刷新。省、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,从不同的层面发布防疫知识、战“疫”新闻,海口市属网媒以“直播+综合”的方式全网推送。充分利用社交媒体,全天候在线,即时传递信息、及时回应关切,海口日报、海口网、海口发布分别开设微博话题#海南防控新型冠状病毒##防控疫情海南在行动#和#海口战疫#,总阅读数高达8939.9万,讨论数6974。《海口市民:“椰城市民云”预约口罩咋不定时?别急!权威回应来了→》等一条条饱含民生情怀的新闻,直达群众心坎,更是体现了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”的政治责任、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。
4.法治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,越要坚持依法防控,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,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。”2月3日,外省旅客张某在棋子湾高铁站与卫生防疫工作部门的人员发生争执,非常时期还当场辱骂工作人员并多次往地上吐口水,警方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。新媒体立即报道《拘!棋子湾高铁站出站口一女子拒绝接受防疫检查还骂人吐口水》。市场监督部门对海南一九堂药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及其28家分店涉嫌哄抬口罩价格问题进行立案调查,并依法作出30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,海口网立即发出《顶格处罚300万元!海南一九堂哄抬口罩价格将被重罚!》,及时传播,彰显法治的精神。
5.辟谣。防疫期间,各种网上“疫”谣言四起,往往误导公众,制造恐慌的气氛,不利于防疫战“疫”大局,辟谣成为“守正”的一个重要内容,城市网媒必须“拨‘谣’反正”。1月23日,有网民在微信群中散布“海甸岛三西路有病毒”等谣言,记者通过采访,发出《“海甸岛发生新型病毒致人死亡”系谣言》。一个个及时辟谣,快速地压缩了谣言发酵、传播的空间。海口网还在首页开辟了“防疫举报平台”,全面围剿“谣言”,营造了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。
创新,唯有创新,方能生产出
有趣的产品,增强网媒“四力”
守正并不是因循守旧,排斥创新,相反,更需要创新。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,互为借力,守正是创新的根基,创新是守正的提质。新媒体必须在守正的前提下,坚持互联网思维,基于用户的需求,不断地推陈出新。
海口市是一座人口不足300万的省会城市,人口少,但新闻机构不少,海口市属媒体的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号就有20多个,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,随着微信红利时代的过去,目前已面临着这样的困局:一是各平台同质化日益严重,不论是文案、标题,还是排版,如出自一人之手,号号相似,网网雷同。二是传统媒体宣教式的语境大行其道,长此以往,这种缺乏互联网思维、漠视用户的新媒体,其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势必日渐削减。在战“疫”报道中,地方网媒更应创新,在“守正”的前提下,不断地创新传播手段,以更接地气的传播形态,营造“此处无声胜有声”的舆论场景。
创新,要基于市民的需求,否则,任何“俯视的、教化的姿态”的形式创新都可能沦为孤芳自赏、自娱自乐的唱本。“确诊病例活动路径”,是防疫战“疫”时期市民最为关注的重点、最想知道的信息,是受众的刚需。每当省卫健委公布确诊病例的活动路径时,城市网媒都及时宣传,但是,信息呈碎片化,碎片化的信息容易埋没在海量的讯息当中,不利于市民的保存与查询,海口网据此及时建起平台,化零为整,碎片化变平台化,开通了数据查询平台“海南病例迁徙途径查询”,并与其他媒体共享数据,让市民通过手机查询确诊病例活动的点位、航班、车次等。融媒产品《海口战“疫”记》则以技术驱动创新,以“时间轴”为主线,通过页面四种色块切换,分别传递“海口疫讯”“海口行动”“行业战疫”和“疫情追踪”的信息,把市委市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、各职能部门的防控举措、疫情发展动态等集成在一个“时间轴”上,实时更新,即成为爆款产品。
充分挖掘与利用地方文化是创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。
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记忆,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,充分挖掘利用方言,“不但能够活泼地反映出不同区域民众的生活用语习惯,展现出公众号的地域性特色,还让公众号显得俏皮可爱,增强公众号的特色和吸引力”①。
海南岛是一个多方言的岛屿,除了黎族、苗族语言外,还有海口话、文昌话、琼海话、临高话、儋州话等。防疫初期,如何让“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多通风、少聚集”等这些科学防控知识更有效地直达受众心坎,真正入耳、入脑、入心?海口网精心策划,制作一个《海口网小编告诉你》的小视频,7名小编一起出镜,你说海口话,我讲临高话,一人一句方言,剪辑成一个海南版科普知识小视频,在各平台推出后,一时成为爆款产品。
琼剧、公仔戏等是当地老百姓情有独钟、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,特别是农村网友尤其喜爱,当社区防控的重点转向乡镇时,海口网把防疫知识移植过来,录制了一批琼剧、公仔戏小视频,向本地中老年群体传播防疫知识,扩大宣传,效果显著。
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,传统文配图的信息呈现形式,由于内容的同质化,已不受受众青睐,因此,加大可视化表达,成为网媒力主创新的一个方向。在这次战“疫”报道中,海口市属网媒都加强可视化表达,海口网把防疫知识制作成18个表情包,妙趣横生,把各个时期的防疫工作制作成动画小视频,趣味盎然,数据新闻、海报、H5等精彩纷呈、大放异彩;海广网也精心制作了34个视频。这些可视化产品,直观、形象地图解新闻,总播放量、点赞数都翻倍地增长。
“阿椰”“阿城”(谐音“椰城”)是海口网精心打造的卡通人物,海口网推出“阿椰阿城系列漫画”,结合防疫、复产的工作,通过“阿椰”“阿城”一问一答,通俗易懂地“漫说”“疫”新闻。
战“疫”报道,对于网媒来说,实际上是一场大考,而守正与创新,就可以交出合格的答卷。